饥寒交迫是什么生肖?
个人意见,不一定正确。 《礼记·王制》载:“天子之牧(指掌管朝廷祭祀、掌教等事务的大臣),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汉代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立元神》中也阐述了天子无须亲自耕作就能吃饱穿暖的原因:“古者诸侯必有采地……谓之采邑”,意思是诸侯国君除了国都及宗庙所在地不可直接生产粮食之外,其他封地可以实行奴隶主贵族的剥削掠夺制度,将土地分封给大夫(领主),让他们去组织生产,征税征粮;而大夫也负责向君主贡献一定的粮食和布料。
这种制度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被废除,但思想制度却保留了下来——“天子之田,方千五百里。……天子之州,方千里。”(《周礼·考工记·匠人》)意思是说,秦一统天下后设郡县,天子直辖的土地为一千五百里见方,而州的长度是千里。那么,除去直辖土地,邦国诸侯国君的土地和诸侯国的土地方圆各为千里。
这样,从秦以后,王侯将相们虽然不再依靠分封土地直接获取农民创造的剩余价值,但他们依然可以通过征收赋税的方式从农民手上得到自己所需的物资。当然,作为交换条件,皇帝授予他们“统治权”,允许他们在自己的领地内充当“家天下”的家长。而诸侯王则效仿天子建立自己的祭祀系统,以祈求自己家族的延续和财富的积累。
至于那些没有继承到王位或没有获得领地赏赐的失败者们呢?他们既不能像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领袖那样通过打猎和捕鱼维持自己的生活,也不能像奴隶主贵族那样通过剥削奴隶来获得自己所需,他们只能靠借贷和借种生活——有钱的穷人可以借高利贷买食物,而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的人则可以“借种而生”。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谈到这些无业游民的贫困和生活境况时说:“大率人家一月工钱六百,七百石米算是一万。”可见他们的收入非常低。如此低的收入,自然无法养家糊口,于是就有穷人四处流浪乞讨,或者跟随商贾外出谋生。
正因为如此,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用度要远小于后世,因此体力劳动带来的疲劳感也要比后世小很多;再加上春秋战国时代“礼坏乐崩”,传统的“周典八刑”中规定的一些罚则也逐渐流于形式,所以这一时期的治安情况也比后世要好一些,盗贼和犯罪现象也要比后世少很多。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上述观点只符合西汉早中期的情况,无法覆盖整个先秦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