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指哪个生肖?
1. 传统“西南”的概念,就是“未申酉”,这个概念来源于《河图》与《洛书》的方位数。在图中标注出“西”、“南”的方位,然后以这两个方向为起点和终点,绘制两条线,这两条线就分成了八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着一个数字,“未”“申”“酉”就属于第二象(八象的概念来自八卦)。
2. 为什么要说到八象呢?这是因为在八象中,每一象都包含了一个地支,其中未象含“己”,代表“巳”;申象含“庚”,代表“申”;酉象含“辛”,代表“酉”。而“己”“庚”“辛”,正是十干中的第三字。古人认为,未申酉三象,代表了“西”“南”“中央”。
3. 但是,这样区分四季并不准确。因为立春到芒种之间,太阳由南及北移动,其所在的方位是逐渐变化的,并非固定于某一位置。人们又以春分和秋分作为划分春季和秋季的标志。那么,在春分至秋分这段时间里,我们说的“西南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古人发现,如果以冬至作为开始计算时间的话,到了第三个节气“大寒”,太阳到达了“丑位”(也就是“艮宫”的位置,即今日之“辽宁”一带)。而从“大寒”到“雨水”,太阳自“丑”移至“寅”。从“雨水”到“惊蛰”,太阳由“寅”移至“卯”。 如此往复,到了第四个节气“春分”,太阳由“卯”移至“辰”。在“春分——谷雨——清明”这个阶段里,太阳几乎是在原地打转,每天位置相差不过几度。
从“春分”到“立秋”,一共是六个节气。也就是说,在“夏至”之前,整个春季的节气,一共是六个。那么,在这六天时间里,太阳是从“辰”经过“巳”“午”“未”最终到达“申”的。这六个节气,古人称之为“六阳时”。 在这个阶段里,由于太阳的移动相对较为缓慢,所以古人把“辰”——也就是“东南”的一个小角,划分为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叫一阴时,合称“三阴时”。每过一个节气,就增加一分,直至春分满圆。而每一个阴阳时的起始点,都是当令的节气。比如“春分”前的第一个“阴时”的起始点是“惊蛰”;第二个“阴时”的起始点是“春分”。
随着太阳的逐步北移,“六阳时”的时间越来越少,“三阴时”的比例越来越增大。在“立 秋”之前的“六阳时”里,“未”和“酉”被划分为四个部分,相当于今天的8个时辰。而在“白露”前最后一个“六阳时”,“未”“酉”已被分成5个部分。从“霜降”开始到下 一个“冬至”,这八个月的时间里,“未”“酉”又各被划分开来,共计60份。每个月5份,每日4份,每份两小时。 这么细致地划分时间,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够在生活里准确地使用“东”“南”“西”“北”这四个最基本的定位词汇。至于“上”和“下”,则是相对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