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代表什么生肖?
你好! 勒是古代的一种衣服,在汉代最为常见,也叫“帻”(zé),类似于现在的头巾、包头巾之类的东西。 在汉代画像石(砖)上常有戴着头巾的人物形象,比如下面这张山东沂南北寨汉墓出土的画像石。这个人物很像日本人现代画的武将形象,可能就是因为头上包着勒的缘故吧。 这件东西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不过这时它已经不再只是士族的服饰了。从这件唐代俑的头顶可以看到明显比头大一些的帽子,这就应该是勒或者称为“幞头的雏形”(唐《开元礼》卷十二“嘉礼•谒庙”)。到了宋朝,人们不论贵贱都可以自由选取自己喜欢的头饰,而最常见的头饰就是叫作“幞头”的软檐帽了。如下图宋人绘画中的男子常头戴一种像锥子形状的帽子。这种帽子一直到元朝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以上所说的这些仅仅是关于勒的历史,至于你说的是哪一个具体生肖,我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是问跟勒有关联的生肖吗?还是问被勒死或者与勒相关的悲剧的生肖?
如果你指的是前者的话那很容易,所有与“巾”有关的文字都属于同一个部首,而所有的部首中都含有表示编织的意思,因此凡是带有这个部首的字应该都和织物有关,由此可以找到很多和巾有关的生肖。 如果是你说的后者,那我只能想想了……
希望能帮到你!
鸡,属相为酉。通常指家禽鸡,是人类最普遍饲养的禽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来下蛋(母鸡)和肉食(公鸡、母鸡皆可)的动物。一般于春节(农历新年)前后宰杀,在很多地方是饭桌上极为常见的美食,亦可是滋补品。
“鸡”字的甲骨文就像一只引颈而立的鸡,其头部、羽毛和爪子都十分逼真。“鸡”字的字源虽明确,但对“鸡”字的词源却有争议。有人认为鸡的本字是“奚”。“奚”字在春秋时期写作“齐鸡、齐乌”等。但亦有学者并不赞成上述观点。鸡的叫声很早就被拿来作为时间的象征,在古乐十二“十二时乐”中有“平旦寅时鸣鹤”、“日出卯时鸡”、“食时辰时苍鹘”之乐曲。汉代《淮南子·时则训》中则有明确的记载,“日出而呼呜,鸡再鸣”。
古时人也把“鸡”称为“徯”,如《诗经·齐风·著》。而以“徯”指谓未冠童子的,当是其假借义。旧时亦作“鷄”,如晋干宝《搜神记》:“日中时,有两鷄共鸣于前堂树上,往视无鷄。”。鸡在战国时期为“离娄”或“鸡离娄”、“鸡卢”,如《尔雅·释鸟》有云:“鷄其雌谓雌鷄为鸡母,雄鸡为鸡公”;又如《急就篇》:“白鷄黄鷄,鷄卢鷄母”等等。古代的“奚”同“鸡”,多作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