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重臣是何生肖?

扈燕孜扈燕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代中国重农抑商,除了皇族和贵戚,官员的财产是没有商奴和奴隶数量的规定的,也就是说,你没钱也可以当官(在古代,地主和商人是没有资格做官的);但到了明朝中后期,商业繁荣,市民社会发育较为充分,土地对官员而言就很重要了,因此明廷规定,无田的文臣是不允许当大官的,必须家里有200亩土地才能担任京官,500亩土地才能担任外官。

到清朝初年,由于国家财政紧张,又恢复了明朝中后期的制度,由此确定了“土地—身份”的二元体制。但是,与明朝中叶的情况不同,此时的土地主要不是用来“养贫”而是作为“养廉”的手段。 清沿袭明制,实行文武官员的俸禄制,但文武官员的薪俸都相当低,如一品武职官员年薪只有38两白银,相当于今天的7.6万元人民币。这种微薄的薪水是很难养活一家人的。于是,有些官员就在自己的俸禄之外,通过贪污、受贿或其他手段再获得一些金钱,这些钱就是他们的额外收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灰色收入”或“黑钱”。

据康熙年间任直隶巡抚的张英说,当时一个知县一年的正常支出大约需要1万两银子,而正常的收入约需7000两,这笔差额就需要“养廉银”来弥补。如果加上种种额外的支出,这个数额还要大大增加。 张英建议,要解决官员的额外支出问题,就必须增大他们的工资——即所谓“粮项”,并且要把这个制度固定下来。他说:“今之粮项,原非定例。凡遇工程、军需、河工、赈济等事,额外支用,虽经部发银两,不过聊资支应而已。至将来工竣、军息、河干、赈罢之后,仍须责成地方官员,于日常开支之中,陆续扣还。”② 所谓的“养廉银”其实就是官员们额外的薪酬。既然有正式的薪酬,为什么又要另外给“养廉银”呢?这主要是因为:

①官员们的正式薪酬很低,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②有些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捞取了不少“好处”(主要是金钱、土地和其他实物),而这些“好处”是不能记入正规帐目的;③某些行政支出不能列入政府正式预算,需要这些“灰色收入”来加以弥补。

④有些行政支出虽然可以在正式账目上反映出来,但是资金不足,也需要从“灰色收入”中调剂。

“养廉银”实际上是官员们合法持有的额外收入的统称。它包括的内容很广,有税收方面的(如“耗羡”),有罚没方面的(如“火耗"),也有各种名目的“陋规”。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都不能在正式账目上得到体现。

那么,这些名目繁多的“养廉银”到底有多少呢?据清朝大臣孙嘉淦在《钦定天子巡幸记》中说,每年经由各省藩库解送内府的“养廉银”达400多万。另据乾隆年间进士王培锟所著《清稗类钞》中载,各地用于“养廉”的各种费用每年达到2000多万。

如此众多的“养廉银”到底流向何处了呢?据清人纪昀著《阅微草堂笔记》中说,这些“养廉银”绝大部分都被各级衙门的官吏们私分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