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看星座还是生肖?
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占星文化,所以只能西方那套星象学来说了。 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在中国古代,也有自己的“星象学”体系。比如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立了一个叫做“中正天文学会”的组织,专门研究中国古天文学中关于占星的内容(这个组织由蒋介石的幕僚杨永泰主持)。他们发现: 中国古代的典籍《周礼》里记载了“星象学”的内容。而且不是简单记录星星的位置,而是将天空划分成了28个区域,类似于现代天文学家划分星空的方法。
在《周礼》中记载,朝廷设立了专门的“星官”来负责观测星辰,并记录星象的位置和变化。这些“星官”分属于不同的部门,有12个人分管12个月的星象,还有一个人管12个月都包括哪些日子以及日月食等等。 如果出现日食等天文现象,这些“星官”就要及时汇报,并且把情况记入档案。如果哪天皇帝不开心了,就拿出来给皇帝看,以显示自己忠心的方式吸引皇帝的注意。
古人还用“星象”来纪年。这种方法类似于今天用公历年份标记年份的方式——只不过把阳历的年度标记换成农历罢了。具体方法是:根据节气,把一年划分为24段,每15°为一段,每一段赋予一个名称,从“立春”开始,到“大寒”结束。然后每个月对应天上某颗恒星或者某块星群的“起始点”。这样每一个月都可以找到特定的星群作为“标志”。 当然每月的标志并不固定,每年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时候,天上都会发生“合朔”的现象(即月亮正好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月亮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恰好朝着地球)。
每逢这时,月亮位于“起始点”的左侧或是右侧,各有所属,这就导致了每个月的开始都以月亮在“起始点”左方或者右方的不同而区分。只有到了月尾,才会重新出现在“起始点”的上方或者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