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戌时跟什么生肖?
我国古代以十二地支纪时,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从子时开始到亥时结束。 其中戌时(19时至21时)包括现在晚上七点至九点。这个时间段正是日落山腰、夕阳西下、天色将暗未暗之时。所以古人用“日没”表示这个时段,有“戌时黄昏夕照”的说法。
《礼记·月令》中有“孟冬行秋令,则白露早降;行夏令,则白露迟出”的记载,其中的“白露”即指“日没”后的霜雪天气。唐代诗人刘皂的《旅次朔方》中也有“朝发冀城郭,暮宿北楼寒。日没星月落,霜降雁横川”的描写。
古人根据太阳出没的规律总结出一套计时体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基于这种对自然现象的认知而形成的。 其实,在我国古代除了利用自然现象来计算时间外,还建立了完备的计时仪器。
汉代初年,人们发明了圭表,用圭表的影长来测量时间。由于圭表的投影有周期性变化,因此还需要一个辅助装置来测定时刻——立尺。
到了晋代,出现了水钟,即在瓶子里注满水,上面的水龙头不断流出水中,根据水流的溢出情况来判断时间。这实际上是一种类似现代闹钟的设备。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种名为“漏刻”的新式计时器。其原理是利用漏壶中水的落差产生水位差,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刻刀会划破放水口上的橡皮筋,使水滴入量器中,以此计算时间。这是一种比较精确的计时方法。
唐朝末年,又出现了机械摆钟,不过这些钟都是以水力或磁铁作为动力源。宋朝时出现了电动玩具钟,它是由一个旋转的圆盘上面放置许多小圆孔组成的。通过连接到中心轴的机械手臂不断拨动对应圆孔的指针完成计时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