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残去杀是什么生肖?

徐音芸徐音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胜残去杀”这个成语出自《庄子·至乐》,原文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夫走者,何足以承担大器!”“承”,意思是“用肩扛着”;“大器”,指的是“尊贵的地位”、“了不起的功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人虽然跑得很远,但是又有什么资格来承担尊贵的地位呢? 后来孔子在《论语·先进》中引用这话时,把“胜残”换成了“弑父”,把“去杀”换成“出逃”。因为父慈子孝,父子之间没有什么尊卑之分,而君臣之道则是由权力来决定,有权力就有尊严。所以“弑父”和“出逃”显然是不如“胜残”和“去杀”来得严重。

由此可以看出,“胜残去杀”形容的是一种作恶多端、罪大恶极的状态。这种状态属于“一棍子打死”的性质——这种人已经是社会渣滓,没有任何同情可言了。 所以这句成语比喻一个人做尽了坏事,应该受到惩罚。

那么这种坏人都是哪些人呢?

《礼记·王制》提到:“天子之贵,执位有余,故曰‘贵’;诸侯之尊,执位得国,故曰‘尊’;大夫之富,执位有家,故曰‘富’;士之荣,执位以礼,故曰‘荣’。”

也就是说,在古代只有天子、诸侯和大夫才有资格称为“贵”、“尊”和“富”。至于那些穷苦百姓,连“被尊敬”的资格都没有。 这种观念一直影响至今。我们一般也说“坏人可以坏到极点,坏到极致”,用的就是“胜残去杀”这个成语。

别海文别海文优质答主

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有的学者试图从神话和传说中寻找答案,认为生肖传说是根基于中国天干地支的纪时制度并以动物拟代而生成,其成型当在先秦时期。有的学者以甲骨文、金文等考察十二生肖的起源问题,认为生肖的起源早到殷商。

山西平遥镇国寺是一座创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 963 年)的古刹。殿内共有 46 年彩塑,殿宇中央为释迦牟尼佛像,两侧为菩萨和供养人像,四壁及后壁前为五百罗汉像,罗汉像共十四层,依佛教故事而塑,色彩艳丽,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在殿内北面山墙两侧的后隅,各塑罗汉像三身。左起首身罗汉,光头,着宽袖大衣,右臂半裸,左手执书卷,右手半握,作下按状,盘腿危坐,双目低垂,作沉思状,凝视着自己执卷的左手。据说这是古代印度的法意尊者,佛祖弟子十八罗汉之一。

他旁边的另一罗汉,也是光头,高颧骨,长眉垂目,着敞领长服,作沉思状侧身倚于法意尊者的肩头。而压在法意尊者腿下并以足履踏者是一幅卷成筒状的帛画,上面用粗犷的线条描绘着一幅画面,这幅画面的旁边是第三尊罗汉,高颧骨,眉目高耸,双手背负,裸上身,着下裳,右膝跪地,左足前伸,昂首前视。这幅帛画描绘的正是一篇生肖图,帛画由十四个圆周状的图案串组成一幅长卷。从左向右,第一个图案为人面兽身,两眼圆睁,龇牙咧嘴,背毛直竖,屈肢躬背,四肢粗壮有力,正作愤怒吼叫之时。古人把老虎看作百兽之王,这一图案正代表了生肖中的老虎。而古人用虎代替生肖地支的寅。第二图案是一人身两头犬形,二犬相背而坐,正互相俯视。由于犬、狗同属一物,所以是代表戌狗。第三图案是一个人头身的女子,头梳高髻,着长裙,交两腿独坐,两臂交叠于腹前,面带一丝微笑。由于女子的“女”和姬姓的“姬”同音,而属兔的姓氏多为姬,所以此图案是描绘代表卯兔的辰象。第四图案为一个背毛直竖,两耳直立,三瓣嘴,圆眼上勾,两足支撑,屈膝躬身,两臂前伸作觅食状的动物,正代表生肖午马。第五图案为一四足兽仰卧圆睁双目,伸舌曲尾,正代表亥猪。第六图案为一长吻、上指曲尾的小兽,正代表申猴。第七图案为一披发、斜视、握拳蹲立的小儿,代表子鼠。第八图案为一赤发绿面黑齿袒衣的怪人,双目圆睁,张口露齿,两足直立,双手上举于顶并相扣成拳,代表辰龙。第九图案是一背生双翅,四足着地而立之长尾兽,头下昂,口前突,目光有神,两翅下垂,尾上翘,正代表生肖中的鸡,鸡与酉相属。第十图案为一羽须长于前身的鸟,回首蹲伏而立,目视其前足,伸喙欲啄,表示未羊(羊与鸟通用)。第十一图案为一立象,四足着地,双目有神,回首右视,表示巳蛇(蛇、象通用)。第十二图案为一长臂长尾之猿,作侧身坐姿态,左手扶膝,右手下垂持一物,右足踩一物,左足下垂,正代表肖猴(猴、猿通用)。

第十三图案为一独角人面兽身的怪兽,回首怒目,张口裂齿,四足着地,正准备奋力腾跃,表示亥豕(豕为猪的一种)。第四个图案重复了第一图案。值得注意的是,此帛画中的图案只有十二个生肖,而生肖申猴图案则重复出现了两次。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十二”是一个完整的周天,十二生肖代表了十二地支也代表着一年十二个月,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生肖申猴图案重复了两次,应视为“胜残去杀”。《论语·子路》有:“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叶公又问:“思无邪”,孔子曰:“君子哉,齐君!虽不治,近者说,远者来。虽然,王者不外,不用三士。有凤以来仪,有龟以来游,有兽从厥廷,此三者何也?曰:‘斯皆至德之致也。’”这种“胜残去杀”的儒家治世的理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这也是统治阶级进行政治笼络的手段。帛画中申猴图案的重复,可能反映了这种心理。

在罗汉像及帛画的周围,还绘有四条行龙,龙是帝王的象征,用龙为环绕陪衬,一方面烘托了帛画的“十二肖图”和“胜残去杀”这一理想化的政治主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在其他一些古代建筑和石窟中,也有以十二生肖绕以龙或天马而组成的壁画和浮雕。如在大同市云冈石窟中,就有许多石窟中雕刻着这种装饰画面,其形式和镇国寺所见者大体一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