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是什么生肖?
温桑最佳答案
“栎”字在十二生肖中应该属“子鼠”,因为它的字形结构与“老鼠”的外型极像,而且古人把“子鼠、寅虎、卯兔……”这些顺序排列的十二生肖,都赋予了“五行”属性,即:子鼠为水;丑牛为土;寅虎为木;卯兔为木;辰龙为土…… 以此类推,亥猪为水。 所以,从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来看,子水(鼠)是属土的,而戌土(狗)又是属火,两者是相克的关系。用五行来推算的话,属狗的人应该是不利的。
但这是基于“地支”的十二属相,而并非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地支”。现代科学认为,“子午流注法”中的“子时”和“午时”其实是指上午11时至下午1时。而“酉时”(下午5至7时),则属于“庚金”(申时是“丙火”)生“辛金”(酉时是“丁火”)的时刻,这样“酉金”就包含了“丁火”“丙火”“辛金”“庚金”等几种五行元素。
从这个角度来看,“酉鸡”应该是属火的。 那“未羊”呢?“未”中包含“乙木”“己土”和“丁火”,而古代哲学认为,“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是构成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基本元素,因此“未羊”就归属了“火”的元素。 而“辰龙”却是归到了“土”。因为古书上说的“辰”含有“乙木”“戊土”“癸水”,其中“癸水”“戊土”都为阴干,只有“乙木”为阳木,也就是说,其中的“乙”相当于“甲”。
另外,“辰”又与“巳”互称“鸳鸯辰”“鸳鸯巳”,可见其阴阳调和,偏性不大。所以它在十二生肖之中地位相对超脱。 而其他的动物就归了十二地支里与之相匹配的五行。如“生肖虎”对应“寅木”;“生肖猪”对应“亥水”……
栎树是喜阳、喜湿、抗污染、生长较慢的长寿命树种,在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被称为黄坚(福建)、柞(台湾)、石曲、麻栎等。而栎树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比较奇特的地位。因为古书中的“野鸡”就是指在栎树上栖息的鹧鸪。《诗经•风•周南•桃夭》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夭》是祝贺新娘出嫁的颂辞。“桃”谐音“逃”,而“逃”的甲骨文字形是一个人从一棵“木”上逃走,这个“木”就是“栎”字的甲骨文组成部分。古有“栎上鹧鸪走,新娘离娘家”之说,所以这里“逃”就是“嫁”。“逃”也是个姓。《三国演义》中有个老将叫“张苞”。
“苞”也是个姓。“苞”和“逃”的甲骨文都由“木”和“兆”组成,“兆”在甲骨文中指脚印。“苞”是一个人刚刚站在一棵“木”下;“逃”是一个人从一棵“木”上逃走。“兆”字在甲骨文中也引申为“兆示、预示”之意。“桃”字中的“兆”是指“桃花开放将要结果子了”。“兆”字在古代还引申为“龟兆”。《说文》曰:“龟,卜卦也”。在甲骨文中,“龟”字的构意是个“龟”字中间有个“龟兆”。“龟能知山川所出,金玉所藏,圣于周知,通于神明”。所以“龟”有“圣智、聪明”之意。“龟”字也有个谐音字叫“葵”。《说文》曰:“葵,冬葵也”。“葵”字在古文中的构意是:一个“瓜”在一个“水”边,这是一个瓜的名称。瓜的果实成熟后,人们就将瓜吃掉,而将瓜子(实)留下来在来年播种。甲骨文中瓜类属坤、属雌,故女字也由瓜类引申而来。“葵”(瓜)、“女”都有“生殖繁盛”之意。古代帝王祭地,往往用葵子为牺牲。所以甲骨文中的“女”字下面就有个“子”。由“龟”字引申出了“吉瑞、祥和”的意思,并由此又引申出“吉祥”两个字。“吉”字由“士”字和“口”字组成,“士”即人,“口”喻“土地”,“士”站在“口”上,表示“人得土而生”,所以“吉”字有“生”的意思。由“口”字引申出“国”字,“国”在甲骨文中就是指一方土地。由“口”字引申出“合”字。甲骨文的“合”字,就是“口中生禾”。“禾”由“一”和“木”组成。“一”字像地平线,“木”字像一棵树,表示从地平线上长出了一棵“木”。“禾”字引申为果实累累的庄稼,“口中生禾”自然是丰衣足食,“合”字即有“和合、相和”等意思,“和”字本为“龢”,但今“龢”字已废,即“和”字。“和”字由“口”、“禾”和“攵(反文)”组成。攵、攭(反文为从攭声者)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本来就是“果”字,引申为“成熟了的谷物”。所以“和”字也有“庄稼成熟丰收”之义。在古代,“吉”、“和”两个字本为动词,意思是“生和”、“兴和”。由于“生和”、“兴和”就会“吉祥、祥和”,所以“吉”、“和”又逐渐转为“吉祥”、“祥和”之义。由“吉”引申成了“吉祥”,“祥”字本为“祥”,但今“兲”字已废,即“祥”字。“祥”字从“羊”从“口”,“羊”字在古文中的构意是一个“女”在喂养“小羊羔”,“羊”有生养之义,而“口”字即为土地,古文以女为农,所以“羊”字本为“祥”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