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轻就熟形容什么生肖?
驾轻就熟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四》,原句是“若驱群羊,故径而行之;若驭五马,故驾而朝之”。 这里的“驾”字指驾驭车辆的意思。古代的驾车,不是像现在这样坐在驾驶座上,而是站在车左边,用左脚踩住脚镫,右手执牛鞭指挥。车子左边的车轮位置较低,所以叫“御左”;右边的车轮位置较高,所以叫“御右”。古代乘车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天子与诸侯乘坐的车子,左方两个轮子的高度一样,叫做“辎(zī)车”。古代皇帝使用的马车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没有车顶的“夏辇(niǎn)”;另一种是有顶的“冬祀(sì)”。这种种差别都是按照春秋季节的变化来决定的。
古人把帝王的座位称为“跸(bì)”。《战国策·楚策四》中有句话“王车卒(zhú)奔”,其中的“卒”就是这个“跸”字的音变。古人描写皇帝出行的场景有很多,比如李白的《古风》其二十中就有“尧舜拂衣去,汤武天下师。”“汤武”就是在暗示商汤王和周武王的革命行动,他们都不是通过遵循“乘车礼仪”而获得天下的。
驾轻就熟形容对某事的经验非常熟悉,做起来容易。这个成语的起源还和孟子有关。 战国时期,号称“三王”(即齐威王、魏惠王和梁襄王)中最有学问的梁襄王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孟子告诉他要施行仁政,并具体列举了很多内容。但梁襄王似乎没有听进去。
后来,孟子和梁襄王一起前往临淄(今山东淄博)。路上,二人乘坐同一辆车。可能是由于在车上谈到了行仁政的问题,梁襄王忽然变得情绪激昂起来。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语气中充满了自豪感。原来,他正想说自己在战场上率领兵马击败了敌人,取得了胜利。
可是,梁襄王刚刚说了“兵”字,便被孟子打断:不要说得好像你亲自率领部队出征了一样……其实,你什么也没干。 梁襄王一听顿时急了:我虽然没有亲临战场,但我在后方鼓舞士气,也是很有功劳的啊! 孟子接着说:打仗的时候,应该让年轻力壮者在前,老年人和孩子在后——这是符合仁义的作战方式。你在后面怎么鼓舞士气呢?你站在车左指手画脚的样子,真像是一个乡下土老头在炫耀自己家里的畜生——你很得意,但其实你什么也没干。这就是没有礼节地炫耀自己的德行,是伪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