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是哪年生肖?
马的属相是从汉代开始有的,在汉代以前人们把“午”当作“马”,汉代以后人们才把“午”转化为“五”。所以汉代的干支纪年中没有“午”,只有“未”;而汉朝之前的人们记载年份时用的是“戊寅”“己卯”这样的词汇,其中“寅”和“卯”对应的就是现在“虎”和“兔”。
1.从甲骨文看“午”字演变的规律 甲骨文中“午”的字形就像一把叉子或箭,金文中加了一个短横,秦简中又变成了一个长一点的小勾,小篆中变成两个字形接近的现代汉字“午”、“牛”,隶书中“午”又变成今天这样的字形。
2.《汉书》中记载的“太初历”中的月份称谓 “太初历”是汉武帝时期制定的一个太阳历,规定了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每年365天的计算方法。在这部书里“正月”简称“正”,二月简称“二”,三月简称“三”,四月简称“四”,五月简称“五”,六月简称“六”,七月简称“七”,八月简称“八”,九月简称“九”,十月简称“十”,十一月简称“冬”,十二月简称“腊”或“末”。这样正月到十二月就和现代汉字月份相一致了。
3.《说文解字》对“午”的解释 许慎的东汉著作《说文解字》中说:“午,十二地支之一,午之谓“仵”也。一曰“言反顾为午”。”他引用了东汉王充的《论衡•物势篇》“午者,阴阳交午,阴气盛阳,万物禁止不行,故曰午。”此外还引用了班固的《白虎通义》“午者,阴盛阳微,故曰午。”可见古人认为“午时”是指中午阴气最盛阳气刚要萌芽的时候,而这个时间正是现代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午。
都瑾优质答主在中国的十二生肖中,兔排在第4位。在人类的生活中,兔出现的机率低于其他生肖动物,因此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兔属于比较陌生的动物。然而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西方世界,兔受到相当普遍的喜爱,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
事实上,在中国文化中,兔也得到了相当的热情关注,只是这几乎全落在神话色彩的月宫之中,与人世间的密切关系似乎被人为地隔断了。中国神话中的玉兔,是月宫里的仙兔,专为嫦娥捣不老仙药,这似乎又与中国人的求寿意识相吻合,其实这主要是由于兔的生理特性所引起的。
古人曾有“兔寿千岁,满五百岁则色白”的记载,于是白色的月兔与白色的月亮联结在一起,成为长寿和美好的象征了。在现代生活中,兔在欧美的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例如著名的“兔子舞”,就是一种风靡全球的舞蹈,并为青少年喜闻乐见。此外,以“兔子”命名的事物很多,各种关于“兔子”的著作和论述也不胜枚举。
关于兔的性格和品德,中外人士的看法一致,即温顺和善良。不过,由于英文中“兔子”一词可以引申为软弱,因此,在英语习惯用语中,“兔子”一词多用来比喻“胆怯和懦弱的人”。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胆小如鼠,狡猾像兔”之类的俗语。这说明中西文化之间有许多可以沟通之处。由于兔的性格、特性与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比较吻合,因此在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常有以“玉兔”为题材的造型和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