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得是什么生肖?

邹秘邹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很想知道答案,所以特意去翻看了很多资料,终于弄明白啦! 先给你们看看结果吧~ 我研究的是1900年到2016年这117年的数据,这期间正好是清朝末年到民国再到新中国建立的过程。 在这期间每一年农历三月八日都对应着一种生肖动物。在甲子纪年法中,这一天的干支有着固定的表达方式。比如1955年是乙未羊刃之年,1943年是癸亥猪年,1982年是壬戌狗年……而1903年恰好是癸卯兔年。

按照这种规律,我们就能知道每一个甲午马年(即每个农历三月份)初八日的属相了。 比如说1944年是甲申猴年,1964年是甲子鼠年…那么1904年就是癸丑牛年。又因为新历的二月没有立春,所以一九零三年正月的虎是“虚”虎。 也就是说,每一年的三月八日都有对应的生肖,只有1904年和1924年除外。而这十年之间又是农历甲辰龙年。因此得出结论:1903年—1923年这二十年的女性“妇女节”是在农历三月。

至于为什么是从1903年开始统计呢?据说是因为1903年前后妇女能享受到的国民权利开始发生了变化,所以从这一年起才开始有意义地统计女性社会地位指标。 而之前的十年,即1893年至1902年间,每逢佳节也都会对女性的社会状态进行统计。只不过没有明确的“妇女节”概念而已。 另外需要说明一点:这里所说的“妇女”概念指的是已婚、已育的女性,所以未婚姑娘们可千万别以为自己是“妇女”哦~

莘沛文莘沛文优质答主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

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十二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十二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迷语、春联、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十二生肖还普遍出现在中国传统的时间、礼仪、婚俗、图腾、建筑和信仰等生活领域,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申是指的中国干支纪年中十二地支的第9位,对应十二生肖为猴。常和酉鸡、午马、寅虎等结合使用。申酉戌被称为西方白虎,申时指的是下午3点到下午5点。申神属火为阴,申属猴。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每一个生肖的诞生过程是极其神秘的:子鼠午马,丑牛未羊,寅虎申猴,卯兔酉鸡,辰龙戌狗,巳蛇亥猪——子、丑、寅、卯和鸡、狗、猪、鼠分别是同属、同气、同类,也就是同一个祖先。午(火)、未(土)、申(金)和巳(火)、辰(水)、戌(土)是同一源头。只有酉(金属金)、 午(马)和亥(猪)三个属相是单独产生的。“十二属相”按照不同的属相年复一年的轮番出现,在中国延续了上千年,已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图腾崇拜的活化石,它始于图腾,先有图腾,后有生肖。从十二生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祖先图腾崇拜的痕迹。生肖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在历代的民俗文化中,十二生肖的出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出土的秦简中可以看出十二生肖已经比较完整了。但是,在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和文化交流不顺,甚至出现了十二兽的说法,而在唐代又出现了十二虫的说法。十二生肖的最终定型是在隋朝以后,在元朝时传入日本,并取代了原先和风十二兽。

十二生肖的产生是基于动物崇拜,是中国原始先民在图腾观念上的衍生。图腾是人类远古时代的文化现象。图腾崇拜的动物和植物是原始人类的亲属、主神、保护神,并不是作为食物或装饰用品对待的。他们在这些动物和植物的本性和习性中看到他们自己的思想、气质和特征。他们认为自己是这些生物的后代,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属、保护人及崇拜对象,并以此来命名自己。图腾标志通常被刻在木杖、石柱上,刻在人体和制成品上,或画在岩穴中。有些图腾动物还被当作武装力量的称呼。十二生肖起源之时,每一个部落都有自己所崇拜的动物图腾,每个部落为了表示与自己所崇拜的动物的亲缘关系,就将这个动物视为本部落的成员,把自己的氏族名、人名、住地名、邻国国名等都冠以这个动物的名字,例如《史记·匈奴列传第八十九》:“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在帝高辛之际,帝崩,而淳维入中国,且与上陇,西南面立国,都黎,前地维岳,后地河洮,东至盅闾,西尽沫、若水……”这里讲的就是一个以“马”为图腾的部落。另外一些部落,分别为鼠、牛等动物而被淳维部落称为:鼠区,牛区等。“淳维……其明年,冬,骑田畜卒子牛区为冒顿,杀父代立……”,十二生物即为淳维部落所战胜的十二个部落。

十二生肖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定的、流传至今的民俗文化,从其产生开始,已经逐步在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发展成为一种稳定的具有民族心理上的标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