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几号是立秋?
2017立秋时间:2017年8月7日 上午9时6分34秒,农历丁酉年六月十五,星期六。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的立秋由太阳位置决定,时间并不固定。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一侯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渐增,添凉。二侯白露降。大雾绵绵,露重。三侯寒蝉鸣。寒蝉,知了,开始鸣叫,一派萧瑟景象。 农事活动 立秋节气处于“中伏”和“末伏”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但是白天温度仍较高。在长江中游地区,有时白天温度可达35℃以上,夜晚气温却只有20℃左右,这种“昼蒸夜凉”的温差变化,有利于农作物成长。人们要抓住时机,抢种晚稻,及时移栽早玉米,浇好“雨水节”,做好田间管理。对于夏玉米,要进行查苗补苗,进行间苗或定苗,对缺苗断垄部位要及时补种或者进行移秧补秧。由于夏季多雨,此间作物的病虫害也比较多,要注意及时防治。
物候现象 中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每候5天,共计15天。 气候特征 立秋是反映季节变化的节气之一。“秋”就是收成、收获的意思,表示庄稼成熟收获的季节到了。这个时候中国中部和西北部的天气通常已经是“一早一晚有了凉意”。
从气候学划分,“立秋”意味着暑去凉来,但“立秋”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不会马上明显下降。“立秋”当天,北京最高气温仍有35℃左右,而东北部分地区甚至会出现39~40℃的高温天气。 “立秋”后,中国北方大部地区将进入一年中最短的夏天,“立秋”三天的“处暑”节气到来之前,通常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不过,“立秋”过后,气温下降的速度确实明显加快。
“立秋”期间,西南地区和华南部分地区会有连续的阴雨天气出现,其中西南地区降雨最为激烈,可能伴有雷暴等强对流天气。整个秋季,这些地区的降雨量比每年平均数值会多出两成以上。 习俗活动 晒秋 立秋之日,民间有“晒秋”之俗。每逢立秋前夕,家家户户都会把晾晒蔬菜、瓜果搬到户外。特别是近年来,人们为了“晒秋”,刻意选择景观佳、海拔高度适中、视野开阔的地方修建住宅。如今在湖南、江西等地,可以看到不少依山傍水、风格独特的“晒秋”民居。 “晒秋”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它所反映的是劳动人民智慧与创造力。受到国内外众多游客的喜爱。 在我的家乡,每当立秋来临,人们会把采摘的新鲜瓜果蔬菜清洗晾干,用竹竿穿起来,挂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整整齐齐地摆放开来,仿佛给农家屋前挂上了一面鲜艳夺目的彩色旗帜。每天傍晚饭后,一家老小争相站在自家门前欣赏,议论着哪些蔬菜、水果先熟,哪个品种最甜。那场景,温馨又快乐。 啃秋瓜 老京郊有“咬秋”的习俗——人们在立秋当日买一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吃,寓意清凉“啃”秋,祛除疾病的危害,保佑身体康健。人们相信,只要吃了立秋瓜,整个秋天不腹泻、不生疮、不肚子痛。如果吃了立秋瓜,一天正常大小便,就证明体内有无形虫邪气清除体外,疾病就不会纠缠。 除了吃西瓜,还有吃秋桃、啃辣椒的风俗,各地不一。
#立秋·养生# 中医学认为,立秋是人体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根据“天人合一”的理念,立秋之际正是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最佳时机。 《黄帝内经》有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法于阴阳”指的是人类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调整作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