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学热点有哪些?
个人关注几个方面,供参考:
一、“国学”概念的再定义和学科范围的再确定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有关“国学”的概念和内涵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对此,北京大学张炜教授在《关于国学的几个问题》中提出了“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上的国学概念: 这一观点颇受学界认同,并成为当下讨论“国学”概念和范畴的基础。但须注意,张炜教授文中提及的“狭义的国学”是指“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的一个分支”,并没有排除历史学、语言学等人类学或社会科学的学科内容。我们所说的“国学”是建立在广义的“国学”概念基础之上,即认为包括哲学、历史、语言等人文学科在内的中国文化总体都可以纳入“国学”的研究范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科中的所有研究内容和成果都属于“国学”)。我们认为,“国学”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明进行整体性研究和叙说的概念。
二、“国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国学”一词在中国近代以来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在晚清至民国时期,“国学”多被用于指称中国传统学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学”一词几无存在空间;改革开放之后,“国学”热再度兴起,但此时“国学”的范围远比前人设定的宽泛,甚至被用来指称整个中国文明(请参见梁漱溟《中华文明史》);最近十几年间兴起的“国学”热则更多地指向儒家学说。“国学”的概念在经历了多次外延扩大的过程之后,其内涵早已模糊不清。
与此相关联的是对“国学”与西方学术之关系的看法。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学界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科学技术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因此强调发扬“国学”的重要性;进入80年代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启动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国学”又被视为落后于时代、阻碍社会发展的象征而被摒弃;到了新世纪,“国学”又成了提升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法宝,因此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可以说,在当代中国,“国学”这一概念既体现了中国现代性的诉求,又留下了现代性扩张的阴影。
三、“国学”的价值取向 和几乎所有概念一样,“国学”也带着鲜明的主观色彩,因而其价值取向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学”常被等同于“封建主义残余”而遭到批判;改革开放后,“国学”热兴起,但在相当长的时段内,其价值始终饱受怀疑;时至今日,“国学”被官方和大众媒体普遍认可,但其价值取向依旧争论不休。
我们认为,无论“国学”还是其价值的褒贬,都不是一个中性概念或立场能够决定的。因为所谓“国学”,无论是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还是在当下的舆论导向中代表一种文化复兴的力量,其实都蕴含着人们主观上价值取舍的选择。换句话说,“国学”及其复兴意味着选择中国道路,而这种选择必然带有鲜明的价值偏向——不论这种倾向是否愿意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