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什么成林?
成语:成语竹马之好
拼音:zhú mǎ zhī hǎo
简拼:zmzh
成语解释:竹马:儿童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成语出处:《晋书·郗鉴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成语例句:我辈竹马之好,不以贵贱相悬而衰。(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
成语故事:
东晋年间,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都是天下望族,王导和王敦是兄弟,分别是太原王氏的开山鼻祖和琅琊王氏的奠基人。王敦的妻子是晋明帝萧皇后的姐姐,他们家里出了几个著名女将,其中的王羲之的堂姐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尤为著名——《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道韫》有记王、谢两家世交甚好的典故:“王凝之妻谢道韫,神情散朗,风致高迈。父安每谓:‘我不识何如人,妇儿中乃有阿道。’曾还,妻再适,遂卒于长安。”其中的“不识何如人,而有阿道”后来衍生出一成语——“咏絮之才”,形容文思非常敏捷。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哥哥,谢道韫的哥哥大名鼎鼎谢安,谢道韫本人亦是著名的文学家、东晋女哲学家(注:谢安家学甚渊,谢安的伯父谢衡为玄学家,有著《周易注》六卷。其父谢裒,亦为玄谈名家,弟谢奕、侄子谢玄、子谢朗、侄谢亨、子侄谢瑜、谢琰等均知名于当时)。“咏絮之才”出自《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谢道韫连堂叔谢安都说她有“林下之风”,即有文人风范,那么其堂弟谢玄自然是小焉者也,谢道韫嫁到王家自然其子辈与王谢的子侄辈亦有通婚的。王谢两家的子女往来特别密切,以至连王谢两家的女孩子的女婢亦相呼为“姊”的!)如此说来,王家与谢家的“竹马之友”就特别多自然亦是理所当然的了。在《世说新语》里还有几段记载:“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竟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又记:“又尝与群儿皆神意锋起,更相试利钝。戎每欲默然自措。……后长大,与神默然,然后堪充此志,故每有恬静处,辄云我默然也。”又记:“王戎云:‘太保语儿,胜与两万石。’”又记:“王戎云:‘太保,咽喉间物耳。’”又记:“王戎年十五,随父浑于凉州,戎人身长七尺八寸而容貌绝丽,牛马皆绝优,少所见其比也。时西北诸夷竞至,戎戎坐其父膝,诸夷见而爱之,因呼为‘锦毛犊’。”王戎的从父王衍(王衍比王戎大几岁)的妻子郝氏是太傅郭奕的女儿,在《世说新语》里有“郝掾为太傅女婿,犹以微官在王公朝,诸人忧其势,当复不得止,王戎以为不然,曰:‘太傅与钟士季既是至交,女婿于安期亦莫不厚,凡旧皆不留,此自大事,所以连日议之。’”《晋书·王戎传》有:“性好兴利,与石崇等俱为贾氏市客,致富雄于天下……每自经营,不恤政事。间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