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堂大笑是什么生肖?
这个成语出处是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越台既成,凡三筵宴,官给酒钱……宾佐之间,酒酣听乐,则哗然而笑者,曰‘巴歌’;蹙頞而笑者,曰‘曲儿’;援袂而舞,击节而歌,应弦而叹者,曰‘闹调’。于是众客悦服,以为至洽。” 翻译一下就是:在欧阳修举办的宴会中,有人因为欣赏不来音乐而皱着眉头(表示反对),有的人看着看着,脸就红了起来(害羞),有的人忍不住笑着跳起来(愉悦),还有的人跟着音乐节奏拍起掌来(兴奋激动)。总之气氛是相当的热烈。
后来这个故事被收入明朝冯梦龙编纂的《喻世明言》中,并在书中描写道: “众人听他词句清雅,音韵谐美,句句中含故事,字字不外章句,满座者无不喝采之声。” 能写出这样打油诗的必然是文化水平不低的知识分子。那么当时文人有几个呢?全国也就几千个文人口中。这些文人士大夫们闲时可以研究研究《春秋》、《史记》,也可以作作花鸟诗词,生活本是十分清苦的。突然来了个土豪摆出一副要跟他们学习做学问的样子,还做出一副理解他们作品最高深含义的模样,这些文人当然觉得很有意思了!甚至觉得这个土豪很可爱。这情形就像现在一帮小白领下班之后去健身房,看到有个身材巨好气质超赞的教练站在那里练哑铃,大家也会忍不住“哇哦~”“好帅~~”然后兴致勃勃地上去搭讪。
因此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指听了笑话感到高兴得发疯,笑痛了肚子。形容笑得使脸色变青,额头冒汗。这里取其本意,指听到搞笑的段子或故事时,忍不住放声大笑。与“啼笑皆非”义近,但“捧腹大笑”重在“喜”,“啼笑皆非”重在“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