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福是哪几个生肖?
首先明确一点,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是客观存在的;但“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名称,绝不是单纯指某一物种的动物,而是与古代汉族人民普遍饲养的家畜、家禽有关。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有载:“羊,祥也,谓善也。”“豕,家猪,亥也。”“牛,孺子,丑也。”“马,马也。”“鸡,禽也。”“犬,犬也。”“虎,寅兽也。”“兔,兔也。” 也就是说,在古代,人们是用“象形”的方式给生肖定名的,其中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动物的某些外在特征(如羊的角)或习俗上的用途(如猪、狗)。
明代陈耀文编撰的《天中记·甲子集》中还提到了“十二相属”,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同样说明古人给生肖命名时很重视形象。 而“龙”作为一种虚构的生物并不属于上述十一种动物,但它却列入了生肖行列而且排在首位,原因就在于“龙”的形象最为威武尊贵且富有象征意义——中华民族为龙的传人。 “吉祥”这一概念在汉代已开始出现并流行,如史书中有“为汉家讨吉祥”的说法;南北朝时也见于记载:“南朝宋世,凡帝后薨逝必有‘大祥’之礼,其仪视帝后初丧。又曰:天子崩,大祥,百官休政归葬。”“大祥”就是“大吉”或“吉祥如意”的意思。到了明代,“喜”和“祥”被联用成“喜祥”,并在民间广泛用来指称婚礼,此时“喜祥”便兼有了“吉祥”之意。 十二生肖中所谓“三羊开泰”“四猪纳福”“五牛耕田”“六马奔腾”“七鹊报喜”“八鸡司晨”“九蛇出洞”“十兔赏月”“十一虎啸”“十二兔月半”等,也都是以动物形象的生动活泼和寓意喜庆吉祥而深受百姓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