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冠博带是什么生肖?

向邓桥向邓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峨冠”代指官员,在旧社会指官服帽子上的装饰物,是官员身份的象征。而“博带”特指南朝以来士族子弟的服饰——用麻布做的宽袍大袖(当时丝绸贵,老百姓穿不起)。《晋书·舆服志》记载,当时的士族男子都要穿着这种衣服,头戴“峨冠”,身披“博带”,手拿拂尘,脚穿木屐,一副风流倜傥、眉眼高傲的样子。后来“峨冠博带”就成了文人雅士的代称了。

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常被用来比喻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的人;或者形容文弱书生、书呆子、儒生等等。比如我们形容一位老师傅气质好,会说他“颇有仙风道骨,堪称峨冠博带”;形容读书人,说他是“一表人才,峨冠博带”;形容电影或小说中的书生,常会用到这个词汇。 那么,从上面来看,用“峨冠博带”来给这位先生画像,还是很贴合的。

但是,这仅仅是描述了他的表面形象。要想真正了解这个人,还需要深入了解他的生活,深入接触他的内心。否则的话,就可能像《红楼梦》里贾母给林黛玉取绰号“无赖小人”一样,以貌取人,闹出笑话。 以貌取人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也非常多,无论是职场还是日常交往,都会有意无意地凭外观判断一个人。然而,古人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被外表欺骗了! 古人认为,一个人的命运和外貌无关。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曾在《传习录》中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缩减了‘我’,自然‘身’修了。” 他认为,修养身心,只要每天减少一点错误和不足就可以了,不用想着天天增加美德和优点。如果把“减”字换成“增”字,那就本末倒置了。因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良知,恶的是后天的私欲。所以,去除私欲,恢复良知,就是向善的方向发展啊! 王守仁说的“去欲”,不是让大家做个冷淡无情的人,而是让心回到中和的状态——“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如果我们能够时刻注意把自己的心思和情绪控制在中和的状态下,那就是在增长我们的德行了。反之,如果总是任性妄为,肆无忌惮地发泄自己的情绪,那就是在折损自己的德行。 所以,当我们想要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不要只看他的外貌和外在表现,更要看看他的内心,看看他的真实修为如何。也许,这样才不会错。

伏珍媛伏珍媛优质答主

峨冠博带是鸡

峨冠博带这个词语出自《后汉书·儒林传下·邢湛》:“(鲁)丕独处一营,阅士如旧。所交接皆天下名士,恒相教诲,步裔、仇蕃、薛汉等,自诸生及于公卿,终始其业。湛常著刺世诗曰:‘峨峨高冠,切切思贤。济济多士,强聒得连。’”在当时用这个词语来称赞德才兼备之人。峨冠博带用来形容鸡的造型也是从字面意思推理出来的。戴冠子的鸡是公鸡,冠子大,戴在头顶上很是醒目。而鸡的尾巴也很有特点,它高高翘起,又宽又长。把鸡的冠子比作高冠,把鸡的尾巴比作博带还是很形象的。

鸡年吉祥话

2017年是农历丁酉鸡年,鸡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是吉祥之物,有关吉祥鸡的典故在民间流传较多,比如鸡冠与“吉”同音,象征吉祥如意和大吉大利。鸡还能镇邪,俗传鸡的五德和辟邪的特性,都能趋凶、御邪。中国人在春节期间,讲究说“吉祥话”,图个吉利,这从许多含有“鸡”的吉祥话中就可见一斑。吉祥话的种类繁多,人们根据“鸡”的发音特点,创造出许多带有“鸡”的吉祥话,比如“鸡”谐音“吉”,就有“大吉大利、吉星高照”等表示顺心满意、顺利的吉祥话。又因为鸡是吃害虫、老鼠的益禽,有捉虫护谷之功,所以有“鸡来有米”等表示丰衣足食、生活有保障的吉祥话。因为“鸡”与“积”同音,又有“大积大利、有利可图”等表示生活富裕、发大财的吉祥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