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是生肖?
在现代,人们都以公元年为单位来计算年份,这样每年都是对称的,1年过去,今年是365天,明年就是365天,后年仍然是365天…… 但是这种计算时间的方式并不是古代的常态。在古代,人们以农历(也称“太阴历”)来计算日期。
而农历并非完全对称,一年并不是固定的365天或者366天。这是因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7.32166日,也就是29.530588个农历月。 农历每个月的天数并不固定,有三十天的月份称为“大月”,有二十二天的月份称“小月”。大小月的排列是完全随机的,今年的八月有可能成为大月,明天的八月就有可能成为小月。而且闰月也是不固定的。
以农历十二月为例,若这个月遇到小月,则下个月就安排大月,以此类推。 在古代没有日历这种东西,人们要推算农历的日子只能靠记录每年的冬至和立春这两个节气的时间来推算。 而推算出来的农历日子比公历相差很多,比如2022年春节是1月31日,但按照农历来推算应该是2月1日,也就是说春节其实是2月1日,而不是1月31日。 为了将阳历和阴历的计算协调起来,古人想出了“置闰”的方法,即在阴历中设置一些闰个月份,让农历和公历的年份数保持一致。
当然,置闰也是有规律的,并不是胡乱决定的。现在常用的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法”,具体规则如下: 每逢甲子年、乙丑年…等年份,如果当年的农历月份与春节前后的公历月份相加等于十四或十五时,那么那一年就置闰。 举个例子,假如某年的正月初一是公历1月4日,而正月初三为公历1月6日,再过三个农历月,即公历四月六号时,公历和农历的月份数加在一起变成了十四,因此就需要置闰,四月初一就是闰月的第一天。而在公历五月三号以后,农历月份数和公历月份数加在一起就成十五了,所以五月初二又是闰月第二天。
不过,有时候也会出现特殊的情况——当出现“闰二月”的时候,闰月和下一个节气的间隔天数可能是二十九天或者是三十一天。这种情况在近代出现过两次,上一次出现在1908年,下一次就是在2023年了。出现这种特殊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