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肖是指什么生肖?
“春季出生的人”的简称,也就是指虎、兔、龙和蛇这几个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这是十二地支对于十二生肖的对应关系,也是农历的记年方式。 立春是农历的第一个节气,冬至是最后一个,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 从冬至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周而复始,万象更新。
在一年中的头两个节气里,气温缓慢上升,大地逐渐解冻,立春为万物始,雨水为万物荣,惊蛰为万物惊,春分为万物平。 从春分开始,白天黑夜一样长,天气逐渐转暖。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运行到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半了。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夜不分明,谓之混沌。”
在古人心目中,春分是个非常特殊的节气,有“昼夜平分,阴阳各半”“阴阳相接,天道渐大”“万物生长,一时得中”等说法。 《春秋》载有“春分秋分,昼五十六刻,夜五十六刻”;《礼记·郊特牲》中记载了“春分朝日,冬至夕月”。
时至清明,阳气旺盛,正是草木萌发、春暖花开之时。
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经达到12℃以上,降水明显增多。 清道光年间《清直隶易州志》中记载:“(易水)两岸各有石桥六,以渡行人。桥上有亭,工巧华丽……土人但知此桥曰‘易河桥’,而不知其创自何代。”
可见,到了明清时期,易水两岸已经杨柳依依、桃红柳绿。 当然,在北方还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说明这时气温回升,雨水充沛,正是春耕备耕的好时候。 在古代,人们会根据自然界的这种变化设置相应的礼仪来迎接春的来临。
明代《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记载了北京人过清明时的情景:“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腊鼓鸣而春至矣。凡春日,上已、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雨水立春惊蛰等时,俱有一习俗,不惟前曲,亦非复后传。” 人们很早就意识到,节气对于春耕秋获的重要性,于是便有了“送春牛”、踏青等等与春季有关的民俗活动。
那么,这些节气和春季有关的民俗文化,一直延续到现在。 比如,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夕,人们会举办隆重的祭祖仪式,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