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的老三是什么生肖?
卫锌最佳答案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12个 依次排下去的 第3个是蛇 第三个是“蛇” 因为在十二生肖中,老鼠最小,却第一个被选中;老牛第二,却没有排在第一;因此第三一定是“蛇”。 有道理吧!!!
那为什么“龙”没在里面呢? “龙”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图腾,而不是真实存在的动物!所以不能算在其中。而“龙”的图腾之所以没有入选第一是因为“龙”太尊贵了,要是放在第一,其他十一只生肖会看不起它的。 而“蛇”虽然也尊贵,但地位比“龙”低很多,而且不常见,于是成了第三。 另外有人说“羊”是第三个 因为“阳”字中间有“羊”,农历十一月冬至到小寒这段时间就是“阴盛阳微”的“羊”月(十二月是“牛”月),所以第三必然得是“羊”。 这种解释太玄乎了……
还有人说“卯”时(早晨五时至七时)属“虎” 所以第三是“虎”——这个更牵强附会了,怎么可以这样解释呢!!! 以上都是百度来的……感觉都不太靠谱啊……
生肖兔
属兔人的性格是机智敏捷与顾家。但是兔子没有自立的能力,和属羊的一样,属于软弱的动物。所以属兔人在生活中不独立,靠不住。
在十二生肖中,生肖兔排名第三位。十二生肖的排名,是按照人们的长期观察和想像排列的。在人们的心目中,十二种生肖动物有着固定的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排在前三甲的生肖鼠、牛和兔子自然要比后面的虎、龙、马等吉祥和幸运。兔子胆小怕事,但机智敏捷、知恩图报,被国人视为祥瑞之兽。
“三”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是一个较为活跃的数字。天地有三光(日月星辰),时有三年(子午卯酉)。一年有四季十二个月,每月有三个旬。一年之中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大季,而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小季(即孟春、仲春、季春等),合称十二季。每季又各分三个节和三个气,合为二十四节气。
十二生肖亦是按十二季而排名的:春(孟春、仲春、季春)为子、丑、寅;夏(孟夏、仲夏、季夏)为卯、辰、巳;秋(孟秋、仲秋、季秋)为午、未、申;冬(孟冬、仲冬、季冬)为酉、戌、亥。排名第三的生肖兔处于“仲春”季节。
“三”字在甲骨文、金文中从“金”从“口”从“匕”(比),本义是古人祭祖之鼎。古人以鼎盛物,一鼎而三足,故“三”与“金”从造字法来讲,又是形声合成字。
古人重视“三”这个数字。认为“三”字是“生数”、“天数”。“一”为“元数”,“二”为“地数”,“三”为“天数”,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由于“三”字在人们的意识中有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常常把美好的事物加上“三”字来表述。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三节(清明、端午、中秋),三伏(头伏、中伏、末伏);三字经、三百六十行;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三年而成”。人们讲笑话,说“一是一、二是二、三不是四”。人们喜欢讲“三”,也忌讳“三”。如“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和“三不知”(不知人、不知数、不知时,意即对情况不知晓)。人们在说话中,也忌讳“三”,常把“三更半夜”说成“深更半夜”。
十二生肖中的生肖兔因排名第三位的原因,所以自古以来受国人喜爱。人们在文学艺术方面也多有描绘。唐代诗人李益有“莫近弹弓碧草间,此身曾被好弓瞒。只缘出得儿童后,众鸟辛劳不敢言”的赞美诗。
古人把月亮上那块黑影想像为人或蟾蜍,因“蟾蜍”谐音“胆除”,即去除人的胆量;“人”字与“大”字合并即“天”字,有上苍之意,含有吉祥如意之意。人们把“玉兔”、“月宫”、“玉蟾”并称,寓意吉祥健康、幸福美好的想象境界,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