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字指什么生肖?

刁一珂刁一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待”,就是等待的意思。 什么是“字”呢?在古代,女子十五岁行出阁礼,称“及笄(jī)”,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称作“加冠”或“冠季”,这时就表示男女可以结婚成亲了,俗称“八字没一撇”;如果到了三十岁还没娶亲,那就是“大龄剩男”“大龄剩女”了!所以人们常说的“待字闺中”,其实是指女孩子“待嫁”、“待字”。而“字”之所以会引申为“女子”,是因为古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字”代指女子的意思。《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的句子,意思是说可以把她的名字划掉不再回信,慢慢等着她来改嫁别人吧!可见这里的“字”是代指女子的。 那么,这个“待”又是什么意思呢?它可是个多义词啊!在这里作动词用,有等待、盼望的意思。《木兰诗》里就有“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句子,这句的意思是说希望有像千里马那样快的脚力,赶回故乡)。

所以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女孩子还小,需要耐心等待才行。那这又和十二生肖有什么关系呢?在古时候,人们把一岁叫做“一岁实”或“一纪”,说三十岁以后才开始新的甲子计年,实际上并不准确哦!在秦朝之前,人们是用天干地支记日的。比如《淮南子·天文训》中有这样的记载:“太乙在天,五日一变其形,终十二日,复完如一”,也就是说每隔五天,干支就会互换位置一次,等到十二天后,所有的干支又会重新排列组合一遍。

这么一来,十天之内就有两次机会让干支重新排布,所以“五天一候,六候一气,十气一周天”,一年的时间就有了二十四节气。而在一个月里有五个节气,每一天都会有一个对应的属相,从子鼠开始,然后丑牛、寅虎...直到亥猪,如此循环往复。那么,当一天中的时辰有了干支后,每个小时也会有对应的属相,同样是从子至亥,周而复始。 既然这样,我们就能通过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来计算他的属相了——先计算月属,再算日属,最后确定时属。比如生于正月,那么月属就是寅(虎);二是生在农历的闰月,虽然每月都是三十天,但因为多了那一天,导致这一年是多出了两个立春,两个惊蛰,因此月属仍然是寅虎。三是生于晚上九点十九分前,则时属戌狗;四是生于中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之间的,则时属未羊。其余类推。

那么,一个具体的日子是怎么计算属相的呢?假设某人生于1963年农历三月十六午时,首先根据月属推算,三月属辰龙;再根据日属推算,十六日属午火;然后根据时属推算,午时的属相是未土。这样,根据“干支换算”,我们就得到了这个人出生的“八字”——癸卯、丙辰、甲午、辛未。

接下来就把“生年+生月+生日+生时”的“四柱”拿到八字算命那里去算就行啦!不过,这里要注意一件事——“八字”里的干支,必须采用阴历(农历)。千万不能拿阳历算哦!否则就“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

钱耀亮钱耀亮优质答主

待字,是对未婚女子出嫁以前的字的自称。这个“待”不是等待的意思,而是“得”的通假字。“待字闺中”的“字”是作动词用,给女子许嫁叫做字。女子许嫁(定婚)以后,便可以自称已“字”。

汉代扬雄著有《方言》一书,其卷四中有“聘则为妻,奔则为妾。……或谓之字,江淮南也”一节。

东汉经学家郑玄为《周礼•春官》作注释时有:“妇人许嫁,谓之字。”许嫁,便是“定”了亲,等待婚期了。后来,未许嫁的女子也可自称“字”,则表示愿意婚配。因此,所谓“待字”,就是尚未婚配的女子对可“字”者的自称。后人不明就里,以为“待”作等待讲,实际上误解了语句的本意,遂以讹传讹,于是渐渐成了“待字闺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