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指年份还是时辰?

战婷韵战婷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当然是月份和时辰,与公元纪年法和公历(阳历)没有太大关系! 很多人不理解农历和阴历的区别,其实农历是包含阴历的意思的,只是比阴历更为复杂、科学。 简单地说,农历是以月球绕地球运转一周为一个周期(一个朔望月,简称“月”),而阴历只是以月球运行到地球跟太阳连线垂直位置的日期为一个月的起点(初三新月)。 所以农历的第一个月是初一,而阴历的第一个月却是初八或者十一,这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有一个延迟效应,每月第一天并不一定恰好是月初,而是前后差几天至一星期不等(平均延迟天数约为60分钟*345.5/12=19.8天),而且这种延迟会持续整个农历月份。

同样道理,农历的一个月也有可能会有阴历的初一、初二甚至初三,这取决于月亮运行到地球跟太阳连线垂直位置的时刻在农历月份的哪天——如果恰好是初一或初三,那么就是农历月的初八或十二;如果月亮运行到了下旬,当然就又是初九或十三了……如此循环往复。 一个完整的农历季度(三个农历月)也就有了四个阴历的初一,从而形成了二十四节气。 而所谓的“属相”也就是从阴历的初一开始算起的,当然就是“子鼠”“丑牛”“寅虎”…一直排下去,然后每隔十五年就要重新“排”一次。

至于为什么是十五不是四十或者二十呢?那是因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等份对应现代天文科学中所谓的“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而每两个“一个太阳日”又大致相当于现在精确计算的公历一个月。也就是说每个月的天数应该差不多都是二十三天左右,十四正好是个整数,所以就有了“十二月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说法,而每个季末的末十天则统称为“腊月”。

既然每一年的开始都是以“立春”节气为标准的,而立春之后第一个农历月和阴历的初一之间又有若干个干支年以及无数的天体运行变化,所以用“生辰八字”来精确计算一个人的命运当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古人既然提出了“子丑寅卯…亥”这些概念,就必然会找到对应的计算方法——这就是农历的“记时”方法。

在农历里面,一天分为“上昼”“下昼”,一个月分为“上旬”“中旬”“下旬”,而一年之中则有“初春”“暮春”“盛夏”“金秋”“寒冬”。 在农历中,一个“月”的“起止时间”实际上是有浮动的,并非固定于朔望月——“初一十五”或者“二十八十九”这般固定不变。

益彤冰益彤冰优质答主

生肖属相,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是中华特有的一种用来代表十二地支以及出现在十二地支中某些类型动物,用十二种动物用来对应十二地支。用十二种动物来代表十二地支,一是因为动物的种类繁多,而且与人们的生活非常接近,二是因为人们相信十二生肖就是人的助手和保护神,所以,生肖是属于人和动物的吉祥文化。然而,尽管十二生肖文化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在给十二生肖定位和归属方面,在中国多年来却有着不同版本的说法。

中国十二生肖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中国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十二生肖属相的认知及说法却大有争议。争议的内容就是属相到底是属于公历的年份呢,还是属于农历的年份呢?或者说,属相到底是归属于一个具体的时间段呢,还是归属于相对应的生肖年份呢?属相到底是属于生肖的月份呢,还是属于生肖的时辰呢?

在我国流传很广的民谚“老鼠嫁女”中,有一句就是“子鼠接亲丑牛扛”;在老北京城隍庙有一石碾,碾子上雕刻十二生肖图案,图案的排列顺序就是按照十二地支的顺序排列。中国十二生肖排定的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时间完全吻合,生肖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动物已经结合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以上种种证明,属相应该属于相对应的十二生肖年份,应该属于农历某年某月某日的生肖时辰,而不是我们通常说的“我是属猪的”,“他是属狗的”这种理解。

生肖属相应该属于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个时辰,应该属于生肖自己的时间,而不应该属于生肖自己的月份,这种说法,得到很多中国古代文化和风水命理学家的认可,但是也有少数的人表示反对。十二生肖文化源于中国,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人们对于生肖文化的理解,和对十二生肖定位和归属的理解,有着不同的认识,在这里仅供大家探讨和娱乐而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