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分是不是吉日?
2017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十三,星期五; 公元纪年法: 公元2017年8月23日13时54分56秒 太阳自东方升起,经南、西北、北、东北等方向运行,在下午13点54分56秒到达最北位置,这就是“冬至”。从这一天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直到农历腊月二十二(公历2018年1月28日)达到最长。
过了“冬至”,白昼逐日缩短,到“夏至”(公历2018年6月21日)达到最短。此后白天逐渐变长。所以有“冬至一阳升,夏至一阴降”的说法。 “冬至”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时间最短的一天。
我国古代将“冬至”和“夏至”分别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这是因为,在每年的冬至或夏至来临之日,正是太阳直射点由北及南移动过程中达到某地之时。此时,地球公转至何种度数,就会产生“冬至”“夏至”现象。而在每年冬至和夏至之间的这段时间里,太阳直射点开始由北及南移动的过程就是一个节气来临的时刻。所以古人根据节气变化判断天气变化规律,总结出了“谷雨后立夏,小满大满芒种;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等等的农谚。
现代天文科学证明,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而不是正圆形的缘故,导致太阳直射点并非只在“冬至”“夏至”间移动,而是在一个幅度约为0.77°的范围内波动。因此就有了二十四节气中有一节一气的差别,以及每节起始时间的早晚不同,如“立春”在2月3日至5日之间,“雨水”在2月18日至20日之间。而“春分”则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