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有幼儿园?
3岁至6岁的学前儿童,应该在家中接受父母的管教,还是送入幼儿园,参加有组织有准备的集体活动,接受幼儿园工作人员的专门教育?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父母是幼儿最亲的抚养者,是幼儿最初的生活和教育者,幼儿在家里接受抚养教育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进入小学后的学习质量以及性格发展等,对于幼儿来说,家庭环境是幼儿发展的最早的环境,幼儿从家庭中获得的关于社会、关于周围环境的知识,关于与周围人、与别人怎么相互交往、相互适应等的最初知识,都对幼儿个性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家庭不仅是幼儿成长发育的地方,而且还是幼儿接受启蒙教育的场所。在家庭中,幼儿通过玩耍与游戏、与父母及其他亲属、邻居、玩伴的对话等方式获得基本的知识经验。他们通过观察、模仿、学习进行初步掌握基本的社会生活技能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学会遵守简单的生活规范。幼儿家庭的教育为幼儿今后一生的学习、生活发展奠定最基本的能力基础。幼儿家庭还是幼儿身心正常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学龄前幼儿的身体的发育、运动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感觉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情绪的发展及社会化的成长都是在家庭环境和生活中得以体现并实现的。如果没有正常的家庭环境,幼儿的身心健康必然遭到损害。所以,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供良好家庭教育是幼儿社会教育应包括的重要内容。
幼儿园教育是为学龄前幼儿提供的由教育行政机关或幼儿园管理机构主管的集体教育。将学龄前幼儿送入园中,接受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指导和教育,是为他们将来入学做好准备、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保证。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学龄前幼儿智力的发展,还在于幼儿体、德、美全面协调发展。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预备阶段。所以,对幼儿实施全方面的教育,使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把社会的要求、成人的期望转化为幼儿个体的内部需要,使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只有幼儿园家庭配合才能够更好发挥幼儿园的教育作用,幼儿教育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单靠任何方面都难以完成。幼儿家庭是教育的第一个主体,幼儿园则是重要的教育场所,只有两者协同一致,才能使幼儿的健康成长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