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大学父母该如何?
父母要为孩子上大学做好多方面的准备,不仅包括思想、心理以及生活上的准备,还包括学习的准备。由于中学的应试教育侧重的是知识、分数和升学,孩子在中学期间学习的主要是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基本不涉及社会知识、生活知识以及独立处理问题时所必备的生存知识。因此,父母应当从多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自主自律的能力,引导孩子从心里向成人过渡,帮助孩子尽快地实现角色转换。
有些父母认为,大学是孩子生活能力获得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应当放手让孩子在大学期间学会独立的生活。实际上,如果父母没有在孩子上大学之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仅仅凭借大学期间的生活实践是远远不够的,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使孩子在心理上受到严重的打击,打击孩子的生活积极性。
那么,在孩子上大学之前,父母具体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第一,帮助孩子树立自立意识。孩子能否自立、如何自立,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孩子自身是否具有自立的愿望以及如何把握自立的节奏。有的孩子是天生的“老小孩儿”,缺乏独立感和责任意识,需要父母加以特别地训练。因此,父母首先要帮助孩子在入学之前克服过于幼稚的依赖思想,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已长大成人,不再是孩子,从心理上要适应由“幼稚”到“成人”的转变。
第二,加强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父母应当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循序渐进地提高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立意识。比如,可以要求孩子独立地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为孩子解决,而应引导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孩子的自立能力达到一定的限度时,父母应当逐渐地扩大生活实践的范围,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采用陪孩子外出旅游、打工、旅行等户外活动的形式来增强孩子的自立程度,帮助孩子增长见识,提高孩子的处理突发问题时的灵活性、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