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是大学么?
大学,通常是指由若干学院和教学科研单位组成的具有多种学科的综合教育机构。其课程通常分为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几个级别。一般大学应由学士学位授予权,还有一定数量的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授予权。 大学的中文名称源出西周,但自民国时期形成现代汉语中通行的大学一词以来,其意义才逐渐接近于指代高等教育机构。大学一词源自拉丁文大学名称的产生大学名称的产生与大学产生途径紧密相关。西方大学最初产生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由教师和学生行会形成大学,二是由君主和教皇颁发特许状设立大学。因此,在大学萌芽阶段,有的大学名称直接由“教师”、“学生”的拉丁文词根而来,如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asLeterarum)名称就是“教师”的拉丁语词根。
在本科高校中,其名称中含有“大学”二字的,按照《通知》的要求,均应符合《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关于“大学”的各项条件,尚未达到要求的高校将更名“学院”。
而在更名当中,在校生规模、专任教师数量和学科、专业的设置是其中较难达标的三大“瓶颈”因素。
按照该《规定》,大学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和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有明显优势;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数量上限为80个;在学科与专业方面,需在3个以上学科门类里授予博士学术学位、5个以上学科门类里授予硕士学术学位、至少设有2个硕士以上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其普通本科在校生规模应在1万人以上;专任教师规模应在1200人以上,且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不低于80%,具有正、副教授职称的不低于40%;至少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