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什么搔痒成语?
隔山打牛
【拼音】: gé shān dǎ niú
【解释】: 比喻暗中计害人。
【成语故事】: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文章出神入化,书法、绘画上也有很高的造诣。朝廷和地方的官员为了表示尊敬或巴结他,往往通过他的家人索要题词或字画。有的还托人说情甚至拍马屁硬送上金银财宝,实在让苏东坡烦透了。
一天又有一群官员围着苏学士,再三请求他赐一幅字。盛情难却,无奈,苏东坡提笔在纸上龙飞凤舞地写了几句,然后装裱成横批,亲自交给了众人,并嘱咐道:“裱过之后张在堂上,须知其警戒!”众人唯唯从命。
得到墨宝后,这些官员都喜出望外,把横幅挂在厅堂上,有的还放在神案上烧香顶礼膜拜,有的用来打官腔训导下级和部属。但是,由于他们根本不明白横幅上写的是什么意思,只看到落款是“学士东坡”,就把字当成了苏东坡的官衔,因此将横幅误读为“学士、东坡、隔山、打牛”。闹得满城笑话。
“隔山打牛”这句成语就由此演变而来,比喻暗中帮助别人;比喻暗中计害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