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是农历几月?
2016年是农历丙申猴年,此年共有384天,五个立春,分别是 2016年2月4日(正月初七)、2017年1月28日(腊月二十)、2017年3月5日(二月初五)、2017年3月22日(二月十五)和2018年2月4日(正月十九)。 这五年是“双春闰年”。 由于农历年出现“闰月”的结果,春节也相应地出现在了公历的二月份。
在数学上,一个农历年份是由一个干支历表示的,比如,1984年的“甲子”年,就是农历甲子年,用公式表达出来,也就是1984=甲+子,同理,2016年就是丙申年。 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制定出了“干支纪年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每一个节气有三个“中气”,各相隔15天左右。从冬至开始,每隔十二三天就有一个“二十四节气”。而每个“节气”和“中气”对应的“月”都被赋予了独立的名称——“节月末气月”,即现在所说的“节气月”、“中气月”和“节气月”,这三个“月”都有固定的排列顺序和时间间隔。其中,“中气月”的名称最早被确定下来,有“大月”“小月”之分;至于“节气月”,古时则称为“朔望月”。
根据“节气月”的计算方法,每一个“节气月”的时间约等于公历的30.471天或农历的29.530天。而每一个“中气月”的时间约等于公历的29.388天或农历的30.694天。
因此当“节气月”和“中气月”重合时——这种情况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就会出现“农历大月”和“农历小月”交替的现象。 “农历闰月”也是如此形成。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月月重复”的情况只发生在每年的春分秋分霜降惊蛰清明芒种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农历闰年的计算则相对复杂一些,需要考虑“闰月”的位置以及前一个农历年的尾数(即该年的除夕所在月份),具体可分为“闰正、闰冬、闰春、闰夏、闰秋”五种情况: 当尾数为0时,置闰于三月;当尾数为1时,置闰于九月;当尾数为2时,置闰于六月;当尾数为3时,置闰于十二月;其余类推。 另外,对于每一个闰年来说,其总天数比平年多一些,因为除了有“闰月”之外,还有“两个立春”的事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