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衣代表什么生肖?
春衣代指寅虎,因为“春衣”的“春”字上面是个“三”,而老虎头上有个“三”的字形很像,所以用“春”指代寅虎; 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每个属相对应的季节。 子鼠:冬(北方) 丑牛:季冬(腊月) 寅虎:春(正月) 卯兔:仲春(二月) 辰龙:孟夏(三月)
巳蛇:小满 午马:芒种 未羊:小暑 申猴:立秋 酉鸡:处暑 戌狗:白露 亥猪:寒露
子鼠、丑牛对应四季中的冬季,子鼠为阴,阴气盛极而衰,冬至一阳生,丑土之中含有癸水,为阴阳交替之时;寅虎对应的春季,阳气渐盛,月令为立春;卯兔对应的农历二月,阳气到达顶点,开始逐渐下降;辰龙对应的农历三月,属于阳春三月;已蛇对应的农历四月,阳气减弱,阴气上升,是万物开始萌芽的时候;午马对应的农历五月,阳气殆尽,阴气盛极,植物茂盛;未羊对应的农历六月,阴盛阳虚,天气热起来;申猴对应的农历七月,金气旺盛,草木开始枯萎;酉鸡对应的农历八月,金秋送爽,阳气收敛;戌狗对应的农历九月,燥气盛行,草木枯黄;亥猪对应的农历十月,寒水降临,万物凋零。
春衣代表动物牛。春衣二牛的八字成语,其完整的成语为春衣二牛,谁解其中趣,出自于《庄子·寓言》,原文:“邻有亡二牛者,二牛代表夫妻二人,春衣代表动物牛。盗其牛,将去”,释义为春天穿着的衣裳。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史料认为是在先秦时期,而将生肖流传至今并被我们接受的,是东汉以后。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生动、形象,蕴含着古人对人与自然世界、对生命与时间的朴素理解,不仅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同时也成为一种世界文化现象,在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和一些欧美地区也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