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品德有哪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德育为首, 基本内涵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热爱生命、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基础素养包括诚实正直、文明礼貌、感恩尊重等; 专业素养如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等。 社会参与素养包括合作交流能力、自主发展意识与能力等。(来源自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所以中学阶段的品德教育可以归结为: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具备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的中国公民。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品质,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这里再贴一下,可供参考!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道德品质?
1.激发兴趣,体验生活之美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的是,对于学习,知道怎样学的人,比不上喜欢学的人,而喜欢学的人,又比不上以学为乐的人。所以,想要让学生对道德养成感兴趣,先要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2.树立榜样,感受行为魅力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要想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需要给他们树立正面的榜样形象。除了经典名著中的英雄人物之外,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的榜样人物,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去发现这些榜样人物,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和作风。
3.感悟人生,体会成长快乐 中学生们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敏感且情绪化,他们渴望理解爱与被爱,也希望被他人所理解和接纳。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多为他们讲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德行故事,帮助他们理清人生的迷茫,走出成长的困惑。
4.体验成功,享受成就喜悦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学生也不例外。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要多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多鼓励学生去做他们自己想做又能做的事,在成功的体验中,享受收获的喜悦,并在喜悦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将这种态度和行为延续到日常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