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空调怎么开?
进入12月份,北方天气愈发寒冷,郑大师生也陆续开启了空调取暖模式。在为师生提供舒适学习生活环境的同事,能源动力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大学里,学生宿舍的空调几乎全部使用,而白天很多教室、实验室、办公室是空的,但空调也是24小时运转。”在学校能源动力管理处,刘处长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糊涂账”。
如何解决能源浪费这一难题?记者在郑大采访时发现,该校不仅将新能源“请”入校园,还开发出一系列能源智慧管理系统将电、水、暖等能源利用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既为节能减排提供智慧力量,也让能源管理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新能源走进校园 开了空调不担心电费
作为河南地区最早大规模使用新能源的高校,郑州大学早在2007年就在南校区建设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先后有11栋学生宿舍楼顶部和屋脊安装了太阳能集热器8372平方米,每天能够为8000余名在校大学生提供洗浴用的100℃高温热水180吨。据了解,郑大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投入使用,平均每天可节约1150公斤燃煤的使用量。
2015年,郑大北校区学生宿舍又建设了一期太阳能采暖系统,每年可为3000余名大学生在冬季提供100度以上空调热水3500吨,节约燃煤150吨。2016年,郑大又在南校区实施了太阳能热水集中供暖项目,实现了太阳能、热网循环水和空调高温热水三能合一。走进郑大南校区的大学生餐厅,记者看到餐厅楼顶架设着一排排光伏发电板,这是郑大2016年启用的光伏发电项目。据介绍,这个并网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165kWP,在满足餐厅用电需求的同时,产生的多余电量还可以并网出售。
“学校建设太阳能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项目全部由企业进行免费投资和建设,学校无需投入建设成本,所产生能量按成本价计入能源耗量收费系统,学生不用为了节能而放弃舒适度,这样既保障了教学质量,也达到了节能的目的。”据郑大能源动力管理处刘处长介绍,新能源在郑大各校区使用后,每年可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30余万元,
智慧系统让能源管理有“千里眼”“顺风耳”
如何让能源管理像家用智能电表和水表那样精准、可管理监控的智能化?这个问题正是郑大能源管理团队攻坚的方向。近年来,郑大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专项经费,开发出高校能源智慧管理系统。
打开能源智慧管理系统的界面,记者看到,每名学生每月的用电量和用水数据清晰可见。“如果哪名同学的用电量和用水量异常飙升,管理员就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到宿舍了解情况。”刘处长介绍说,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学生宿舍用电、热水流量、空调负荷数据,管理员通过计算机或手机终端就能随时查看,并自动对用电量异常、超员用电、空调长时间待机等情况报警提示。
智慧用电监控系统的投运,不仅实现了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用电和智能电表的数据共享,同时也节约了大量人力和管理资源,使宿舍电能的耗量管理和节能监控更加智能化。
“系统运行以来,学生宿舍月均用电量下降了15%,超载用电现象下降了80%,偷电及私接乱拉电线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郑大动力管理人员给记者分析。
走进郑大能源动力管理处,大屏幕监控设备上的能源管理三维虚拟平台映入眼帘。“校园内能源管网长度、总供热量、总供蒸汽量、总供水量、总用电量等所有能源数据一目了然。”郑大能源动力管理处刘处长给记者介绍,该三维虚拟平台是针对高校能源管理特点开发的应用系统,系统以校园地理信息数据为参考、以能源管网空间信息为基础、以能源运行管理信息为核心的高校三维空间大数据管理软件平台。
“比如,大雪天供热管道冻裂漏水了,维修工人也不用到处寻觅,三维系统大屏幕上立刻就能看出故障地点,并标记出抢修路线,系统自动开启故障工单,维修工人第一时间抢修后在系统上做完工回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郑大动力维修人员解释说。
目前,“学校能源管理大数据中心”项目已与郑大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全面对接。智慧能源管控系统也已投入运行。“预计在两年内可减少能耗600余万元。同时,随着学校‘煤改气’项目的实施和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未来将可减少能源成本支出1000万元以上。”谈到智慧能源管理发展前景,郑大能源动力管理处刘处长信心满满。